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

《信義志工》沈采蓉說故事 30分鐘喚醒愛的能力

《信義志工》沈采蓉說故事 30分鐘喚醒愛的能力

2010/05/21
 

記者陳羿凡╱台北報導

「每次說故事我最受不了--看到他們『眼睛發亮』的表情,那種自然流露出來的態度,好吸引我唷!」沈采蓉說,「說故事」是有魔力的,它讓人與人之間的「牆」倒下,快樂被築起,這個社會需要更多「說故事志工」。

看著「巫婆媽媽」沈采蓉每次在台上戴著不同造型的帽子,雙手在空中揮舞比劃,臉上生動搞笑的表情,讓人不由地卸下平日武裝的面具。沈采蓉說,說故事不是「說教」,它可以帶給人們更大的影響力,自然而然地接受感動,只要很有心、很有「溫度」地看待這件事,你永遠想不到這件事的穿透力有多強。

千萬不要以為沈采蓉的故事永遠都是那一、兩個,她以「算不完」來形容,對於類型也沒有設限,或許,婆婆媽媽居多的場所她會講「親情關係」的故事,社區會喜歡「俗擱有力」的,小朋友偏好「小動物」的友誼故事,不過有時後講到感人處,還是有人笑成一團。沈采蓉說,「你永遠都無法預期什麼『點』可以打中他們」,所以她的故事也不斷地推陳出新。

圖↓沈采蓉的生動活潑的故事內容,小朋友不僅聽得眼睛發亮,連口水都要流出來了!(照片╱沈采蓉提供)


沈采蓉一說就說了13年,最大的動力絕對是每次講完故事的「回饋」,她驕傲地說,有好多個5歲左右的小朋友因為受到她的影響,在故事結束後竟主動要求說,「老師我給妳一個抱抱好不好」;她也發現上班族西裝底下其實也有「很天真」的「呵…呵…呵」笑聲,和瞇成一條線的笑眼;而阿公和阿嬤對於逝去生命的眷戀,在位子上哭得老淚縱橫的畫面,也讓她對生命別有一番省思。

原來沈采蓉口中說的「回饋」,不是得到多少金錢或是多少個水果禮盒,取而代之的則是迎著你來的--「溫暖」。故事的穿透力不限年齡,只要認真聽,用「心」的去聽,一個短短30分鐘的故事,可以讓大家想起怎麼笑、怎麼哭和怎麼愛人。

她說,小孩子的喜歡是直接的,而大人相較之下就很「不大方」。在社區說故事,常常是爸媽帶著兒女,當她說到故事的好笑處,她常看到坐在一旁有威嚴的爸爸臉部「抽動」,臉好像就快要憋到抽筋,表現得很不自在,不過最後故事還是讓他放下冷漠,回到最柔軟的自己,才終於忍不住開心地拍手大笑。

令她更意外的是,這位爸爸最後竟然推自己兒子說「快去跟阿姨說謝謝」,但兒子又再躲到他身後說「你先說啦」;當她看到父子倆都扭捏地不敢前進時,她才主動化開僵局,表示要爸爸作好榜樣,教兒子該怎麼做,這時,爸爸才放下武裝,感性地說,「其實是我要跟妳說謝謝,因為我好久沒這樣笑了!」沈采蓉當時被那位父親的舉動嚇了一大跳,因為受到肯定的感覺讓她好欣慰。沈采蓉有好多與聽眾的互動交流,有些讓她開心,有些讓她難過,不過她都樂在其中。

圖↓「巫婆媽媽」沈采蓉的經典巫婆帽只是30多頂的其中之一,還再陸續添購。(照片╱沈采蓉提供)


還沉浸在沈采蓉的溫馨經驗,她忽然話鋒一轉,語帶惋惜地表示,可惜的是,願意說故事的人太少了。她說,之前有一位80多歲的老阿嬤報名參加「說故事的課程」,接受完簡單的訓練後要驗收,老阿嬤很緊張地跑來對她說「上台讓我一個禮拜都睡不好,想到我就『手軟腳軟』。」沈采蓉則笑笑地回應她,「沒關係啊,我們是一個團隊,有很多人可以幫您。」之後,老阿嬤也熟能生巧地變成一個「說故事達人」,也陷在「溫暖」的驕傲中。

或許有很多人有意願當「說故事志工」卻沒有可以發展的平台,沈采蓉說,現在就有一個很好的機會。她因為受到「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贊助計畫」的獎助,所以開始到很多不同的社區說故事,但是一個人只有一張嘴巴,能力畢竟有限,為了可以讓更多人受惠,信義房屋特地邀請她為志工們授課,培訓說故事技巧;而信義房屋這種回饋社會的愛,讓她用最小的力量,發展出最大的影響力。

沈采蓉大聲地跟有意願當任「說故事志工」的人說,「只要相信自己可以,勇敢一點,你也可以把快樂帶給大家,你可以看見生命的價值,而這件有意義的事需要大家一起來響應啊!」(報名「信義志工-來說故事吧!」說故事志工招募計畫,你也可以看到聽眾「眼睛發亮」的表情→http://csr.sinyi.com.tw/event/special.aspx

http://www.nownews.com/2010/05/21/91-2605331.htm